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反映背景城市建设的写景的文章,教学中要求在思想上对学生渗透爱家乡、爱北爱祖国的教育,在能力上要求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练习朗读课文,同时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

针对本课书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做到流利的读课文;在生字的书写要求上经过反复琢磨,本课中的生字并不是很难写,但是出现了两个偏旁部首,同时它们又是文章中仅有的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于是指导书写的任务就定在了“机”和“视”上。

教学过程:

1、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中央广播电视塔”的神奇。

这篇课文中提到的“中央广播电视塔”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功能是用来发射广播电视信号的,在这一点上它与其他的塔作用是不同的,于是我在开始授课时带给学生中国的四座名塔的介绍,主要是想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我国有很多古老的有名的塔,它们大多在其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一大部分都与佛教有关,而本文中的这座塔与那些古老的它相比最突出的他点就是它的功能是用来发射广播电视信号。

2、做实字词的教学,铺设“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桥梁。

对于没有事先预习的文章,孩子们中一部分识字量大的可以顺利的读下来,还有一大部分同学仅靠学校的这点时间来提高阅读水平,因此如何更扎实的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就是低年级学生的上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在课上指导学生识字读书过程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例如: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个长句,我依次出示“塔、电视塔、广播电视塔、中央广播电视塔”,最后是完整句“这神奇的塔,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塔。”学生既认识生字了,又学习了扩词、同时还能读好长句。真可谓一举多得!

再如:针对本文中这座塔的四个特点,我设计了“文中还说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塔”的问题,请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于是“这是一座高高的塔,这是一座美丽的塔,这是一座有趣的塔,这是一座神奇的塔。”都从孩子口中迸发而出,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说完整话的能力,同时这也为学生在 “填上合适的词语” 这一实际解题打开了思路,丰富了内容。

3、渗透预习的方法,提高孩子自学的能力。

今年的语文课文教学我大胆的把预习放在课上,在提出明确的要求的前提下,初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通过一短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多数都能独立自主的完成这项任务,而且对于自然段的认识和区分的能力大大提高。

不足:

1、之前预设的用对比的方法了解中央广播电视塔与那些古老的塔的区别这一项在课上体现出来的作用不明显,本来想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也没体现出来,因为时间仓促孩子们都没记住。可修改。

2、最后的指导书写由于前面的导入过多的浪费时间而没能进行完,显示出教学安排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