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是为了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思维的能力培养,面对一篇课文,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这就需要合理地分配课程资源,把握教学时间。

我在执教《一封奇怪的信》这一课时,学生们从认识理解“奇怪”开始,用“奇怪”说句子,然后从课文找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封奇怪的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学生们对写在纸上的信已慢慢没有概念,但我启发学生联系《寄给青蛙的信》这篇课文,学生们知道了信要写在纸上并装在信封里,信封上要写寄信人和收信人。但这封信信封上没有寄信人和收信人,信封沉甸甸的等,从这里学生知道了这封信的奇怪。学生马上联系到寄信人,原来是个踮起脚尖也够不到信箱的小姑娘,她冒着秋风,冻得直流鼻涕。小女孩寄信的行为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她为什们冒着寒风寄这封奇怪的信,学生们通过阅读讨论得知她要支援祖国的西部,这样,小女孩的形象立即跃然纸上。这样的发现并不难,当学生读到小女孩的槐树籽是拣来的时,有学生质疑:老师,书上的“拣”字错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之前备课也没有注意这个字。当她提出问题时我才找到这个字看了,课文中的确是“拣”。我猜想,因为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这个“捡”字他们较常用。我没有立即告诉他们该生的质疑是否正确,而是让带字典的学生查字典,通过查字典,学生知道了”捡”只是拾取的意思,而“拣”有挑选的意思。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字说明了小女孩做事很认真,她不是随随便便找些种子,而是精心挑选了。这个字又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部分,小女孩不仅关心国家,坚强勇敢,而且做事认真。

通过这课的教学,我发现。随文识字只要挖掘了课文中的资源,随文识字运用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识字的数量,还提高了识字的质量,使识字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达到了认识理解生字,还读懂课文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钻研随文识字的方法,努力挖掘教学资源,让学习生字为理解课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