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通过朗读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难点

借助提供的背景资料,体会诗人清白忠烈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准备

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回顾

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组织学生自由背诵(2—3人)

2、导入

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让无数游子为之动容的诗句,同学们还能记得吗?

指名背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评价: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啊!题目中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歌——

板书:石灰吟

二、初读感知

1、读通全诗。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00页,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歌。(1—2分钟)

2、在朗读中强化生字的识写。指名朗读,结合学生的朗读学习“焚”的读音和写法。课后描红,仿写,师适时示范,并讲解。

3、理解诗意。结合提供的阅读参考资料,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读书参考资料】(见投影)

同位之间交流

集体交流,指名说。适时给予帮助或是提示。

4、再读,加深感知

结合你对诗句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首诗。(2—3人)

三、深读品味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歌咏言,诗言志。那么于谦写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呢?下面,请同学们了解一下于谦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视频投影背景资料】

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落入侵中原,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部落挟持英宗皇帝一直打到北京城外,明王朝危在旦息。而打败瓦剌的最好办法就是再立新皇帝,让瓦剌手中的英宗皇帝失去作用,以粉碎瓦剌部落拿英宗皇帝作为要挟的阴谋。可是,没有一个大臣敢提出来,因

为,这样做是谋逆之罪,虽然有可能打败瓦剌。但是,万一英宗皇帝获救后重登帝位,就会有谋逆之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于是,许多大臣都主张向瓦拉投降,把都城南迁。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也完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他看到,即使粉骨碎身,也要在人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时,于谦感触很深。

1、从诗句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呢?(全不怕)

2、此时,于谦会怎么想呢?(组织学生交流)

3、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组织学生交流)

于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略加思索便吟出了这首《石灰吟》,他是怎样吟诵的呢?——指名朗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