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却一波三折。你能按时间顺序,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四个情节吗?

(出示四幅图片)

【本次活动的指向、要求明确了。如“按时间顺序”,是梳理思路;“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是要求学生立足文本,搜集相关信息;“概括情节”,是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而且出示四幅图片,降低了学习难度,有操作性。】

师:第一个情节,我用“亡马”这个词来概括。

【教师示范引领,设置梯度,降低难度。】

生15:第二个情节,我用“引马”来概括。

生16:我用“归马”这个词。

师:亡时有几匹马?归时又有几匹马?怎么会多出来呢?

【教师从数量的差异上启发。】

生17:“将马”更好。

师:接下来呢?

生18:第三个情节,用“折髀”为好。

生19:第四个情节,用“自保”要好。

师:有几个人“保”了?

生20:两个人。

师:所以,我觉得用“相保”要妥当。好,再来看全文,大家知道什么叫寓言吗?(生:看着老师,没有人发言。)我们先来看看,童话作家严文井怎样告诉我们的(出示课件: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严文井)。请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对于严文井,同学们是比较熟悉的,小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童话作品。拿他来解释寓言的概念,容易引起学生的认同感。而且,这段话本身连用了两个比喻,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容易产生亲近感、神奇感。】

生21:好事不一定是坏事,坏事不一定是好事。

生22:好事可以成为坏事,坏事可以成为好事。

师:也就是说,“祸福相依,相互转化”。(板书)但是,这些坏事、好事是否一定、无条件地转化呢?

【教师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没有仅仅停留在“祸福相倚,相互转化”这一层面上,而是更进一层,抓住“祸福转化”的条件,来说明这种转化并非是无条件的、必然的。应该说,这是这次文本阅读的一个创新点、一个闪亮点。教师只有深入解剖课文,且有独到见解、人生经验,才能捕捉到这一点。】

生23: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人看来是好事,而另一人看来也可以是坏事。

生24:坏事有时可以变成好事。如考试成绩不好,可以总结经验,找出原因,努力争取下次能考一个好成绩。

师:这些转化都需要条件,就是自己的努力。再看课文,作者所阐述的祸福变化也有没有条件?找一找,品一品,说一说。如第一次转化,就有哪些条件?这需要仔细阅读课文才能发现的。

生:(默读课文。)

师:齐读第一句,看出条件来了吗?

生:(读。)

生:(沉默。)

师:如果事情发生在我们这儿,能不能带回一匹马来?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启发。】

生25:因为那人是个“善术者”。

生26:因为那人精通算术。

【对这两位学生的解答,教师没有作出必要的回应,似乎不妥。有两位学生都这样答,就不是偶然,教师理当足够重视起来。为什么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善术者”?其实作者在表明“父”的与众不同,因为他是“善术者”,能预测祸福及其转换,也就能以平常心对待。教师因势利导,利用这一生成性的资源,同样能够推出这一道理:祸福转换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善术者”是主观因素,“近塞”是客观因素。】

生27:他们家离边塞近,离胡人近,就可以带马回来。

师:胡人最擅长骑马,养了许多马,“善术者”家的马就有可能将他们那儿的马带回来。同样道理,课文其他地方也有哪些条件?

【做到了举一反三。】

生28:“其子好骑”。

师:“家富良马”也是的。

生29:他的儿子断了腿,不能去打仗,所以保全了性命。

师:可见,福与祸的转化并非必然,而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什么好处?

【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拓展,并渗透思想教育,体现了“文以载道”。】

生30:如果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事,就多想想原因,改变现状。

师:如果遇到好事呢?

生31:要珍惜,好好利用,为下一次做准备。

师:怎么准备?如果考试考了一百分呢?

生32:不要骄傲。

师:对。遇到坏事,我们要奋起拼搏,创造条件,把坏事转化为好事;如果遇到好事,也要防止骄傲自满,否则,好事也能变为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