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从品味语言入手,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喝粥产生的各种情感。

(2)通过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世情所折射出来的沧桑,从而理解文旨。

分析学生:

学生学习过张抗抗的作品《故乡在何方》,对作者的有关生平情况已有所了解,为本课堂中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学生对“喝粥”这一生活现象比较熟悉,但是缺乏思考与认识,更不善于对生活现象作生动描述。

课文的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内朗读。因此,在接触文本探究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必须作一定预习工作。

学习类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程序性知识学习相结合。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时安排:两教时。

授课班级:东门中学初二7班。

教学方法:探究质疑,合作学习,学导结合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课题。

▲教师让学生回忆作者张抗抗的生平资料。

▲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出示预习要求:

一、读课文,清除文字障碍

要求给下列字词注音:粥、粳、黏、翘、芍、舔、罄、炮制、豌、楂、犷、熬、舀、 煲、焖、舂、匮、掰、迭

二、思考与探究:

1、 你认为文中哪些段落写得特别精彩?哪些句子描写得生动形象?哪些字词写得极富有表现力?(请作圈划)

2、 作者写了自己哪些时期的喝粥经历,各有些什么感受?最终得出什么启示?

3、 结合课文的内容质疑,提出你最想提的问题。

▲要求学生做自读笔记。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出示课题并要求齐读。

询问:“稀粥”这东西同学们喜不喜欢喝?

作家张抗抗可以说是喝稀粥长大的,在她的《稀粥南北味》中, “南北”指的是什么?作者记叙了自己哪些时期的喝粥经历?她喜不喜欢喝粥?她对喝粥有些什么感受?

大家化五六分钟时间对这些问题作些思考,并作好回答这些问题的准备。

二、 指导探究文本

层次梳理: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22段。

作者记载了自己两个阶段三个时期的喝粥经历:

①童年与少年时代,在家乡浙江杭州喝大米粥;(稀粥初级阶段)

②青年时期文革时代,在北大荒喝大楂子粥、小米粥;(稀粥初级阶段)

③偶尔回祖籍广东访亲时喝鱼生粥、煲粥等(稀粥高级阶段)

留意文中的两个过渡段:9段、17段。(它们作了怎样的过渡?)

品读揣摩:

你认为文中哪些段落写得最好?说说自己的理由。(启示探究文本)

1、  关注课文③—⑧段

指导品读关键词:

喝(吃)粥;飘起香气;一抢而空……

指导品读表述生动的语句:

◆   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一样……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