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结合《千米的认识》教学中的部分片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片段一

师: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是多少长吗?

生1:1米有这么长。(学生双手平举状)

生2:1米大约有同学们两手伸开那么长。

生3:1分米就是10厘米。

生4:1厘米大约跟我们的指甲那么宽。

……

师:安吉到杭州的距离是多少?

生:60多千米。

师: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

生1:安吉到杭州很远的。

生2:安吉到杭州坐车要1个多小时。

师:千米是用计量较长的距离。

[感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知“千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片段二

师:春天是个旅游的好季节。星期天,老师驾着自己的爱车出发了,在路上看到一块路牌。你知道了什么?(显示:路牌)

生1:我知道离大汉七十二峰还有30公里。离龙王山还有45公里。

生2:我知道离大汉七十二峰还有30千米。离龙王山还有45千米。

……

师:“km”表示什么意思?

生:千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爸爸告诉我的。

生2:我从书上知道的。

师:说说你对千米的认识?

生:(略)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千米的长度吗?(学生茫然状)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千米的认识)

[感悟:《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增强数学的亲和力。“你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一句“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三

1、屏幕出示:《学生拿米尺》、《100米长的教学楼》、《200米跑道》图片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我们学校的跑道。

师:你知道它有多少长吗?

生:绕跑道一周200米。

(显示:学校跑道200米)

师:你还看到什么?

生:我们学校的教学楼。

师:你知道它至西向东是几米?

生1:100米。

(显示:教学楼至西向东长100米)

生2:我看到吴刚拿了一根米尺。

(显示:米尺长1米)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