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材:

《燕子回家的路》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小故事,课文以第一人称来写,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整个故事。故事讲述了田田、爷爷和韩奶奶为了让出去觅食的燕子妈妈能顺利回家,守在二楼楼梯口看着窗口的事,这件事情虽然很小,却能体现出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也能让孩子们进一步懂得人与动物应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

说学情: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在精读品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读书能力,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人们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人们对小燕子的关心,受到关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人们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人们对小燕子的关心,受到关爱生命的教育。

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本着“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教学思想,以读为本,组织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略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运用朗读感悟法,想象品味法激发和升华情感,让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真情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教学过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过程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老师的导引领学生的读,老师是组织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之一,本着这样的理念,我采用“四读”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新课伊始,我采用歌曲导入新课。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教学做了精彩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的范读的形式,让学生边听读边回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范读的目的是想用我对课文的感悟,把学生带入文中的情景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儿,使学生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深入探究、精读品悟。

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读书来实现。朗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语感、提高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方式,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因此,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朗读策略,如个人读、齐读、略读、默读等多种读书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从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关爱生命的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燕子在家中等待妈妈归来的心情,创设当燕子妈妈在窗户进不来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渲染课堂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回读赏析,升华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动心动情,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选定一个人物,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文本主题得到了升华,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总结全文,续读延伸。

学完一篇课文后,及时进行延续性的拓展阅读,即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阅读量,运用和巩固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与他人分享读书的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拓展延伸,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的阅读量,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这堂课有很多的遗憾之处,但正是因为这些不足指明了我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不失望。遗憾是美的,因为它能带我走进更加美好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