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主题:

0的认识及有关的加减法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课程标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3)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最后一课时。教材首先呈现“小猴吃桃”的有趣情境,通过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使学生直观体会到没有“0”来表示。接着,教材出示了直尺图,这是前面用点子图讲解数的顺序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明确0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然后是0的写法和与0有关的加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入学前对于数数、认识10以内的数已有了一定的接触,但是否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的数出物体的个数,还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初步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规范写数字0;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理,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评价任务:

任务1:课堂提问,0的意义。描红,会规范的写0.

任务2:解决实际问题,会看图列算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教材第30页的挂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0的含义

1、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盘子里有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

学生:2。

盘子里有1个桃子,问:用几表示?

学生:1。

盘子里1个桃子也没有,问:用几表示?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对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师:我们还在哪里见过0呢?请你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小猴吃桃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把2个桃子吃光的过程,说明可以用0表示没有

2、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1)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哪个数,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设计意图:利用直尺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0的不同含义,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的能力。

(二)0的写法

3、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写。

(3)学生写0,在书中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出优缺点。

设计意图: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规范书写的习惯。

(三)0有关的加减法

1、出示教材第30页小鸟图第1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出示第2幅图: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4)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图片,以0的含义为基础说明有关0的加减法,使学生理解这些加减法算式的含义。

(6)你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

教师操作:教师手拿4朵花,全部送给一位学生。

学生说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直观展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式的含义。

(7)观察、总结

相同的数相减,得数等于0

2、出示荷叶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怎么列式?

教师操作:左手拿5支铅笔,右手没有,然后两只手合在一起。

学生说一说意思并列式。

(2)总结:任何数和0相加,得数还是这个数

3、完成想一想:5-0=并说出理由

小结:任何数减0还得这个数。

三、巩固练习

0+5=  0+4=  0+3=  0+2= 5+0=  4+0=  3+0=  2+0= 5-0=  4-0=  3-0=  2-0=

四、作业布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