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什么样——访《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丛书主编记者张圣华

记:有了理想课堂的概念,教师就找到了方向,但在向这个方向前进的时候,他们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要解决:如何为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创生做好理想的教学设计?

编:这个问题问得好。的确,写好教学设计,我们以前称之为写教案,是一堂理想课诞生的前提。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要成为现实,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拿出优秀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设计,首要的依据是各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我们前述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三大理念。

因此,我们所说的教学设计应呈现出如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

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一句话,它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

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至少,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

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惟其如此,它才能与教学现实实现融合,并因此而丰富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凝炼为可供愉悦对话的文本。

记: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对传统教案的超越,是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催生剂”,问题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到底啥样?《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著的这套《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丛书能否为教师提供确能代表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典型案例?

编:很多人都想为教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今年以来,《人民教育》组织专家组向全国征集了确实面貌一新的优秀案例,并用很大的篇幅刊登了很多新课程的优秀教育案例,而今年的“新课程优秀案例专辑”,更是荟萃了许多令我们非常兴奋的“教学设计”(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案例),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并且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案例。杂志的篇幅很有限,所以我们想到了结集出版,这就有了这套《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丛书。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