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难点: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理解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精美的图片,想看吗?

(多媒体呈现:“神舟”五号飞上天)

谈话: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看到“神舟”五号飞上蓝天感到很骄傲。

生2:我长大了也想当一名宇航员。

谈话:当一名合格的宇航员可不容易啊!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其中有一项特殊的训练,宇航员进行身体平衡训练

谈话:你们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下?

要求:两腿并拢、伸直、右手背起、弯下腰、原地快速转圈——不知你能转几圈?谁想下来试试?(个别学生示范)

生会说:想!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小组活动,收集数据

谈话:下面我们按小组进行转圈活动,请小组长分工,并做好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提出要求注意安全。

(小组活动,展示活动结果)

2.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

谈话:把我们刚才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请转4圈以下的同学站起来,请转5圈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根据站起来的人数,填写统计表)

3.独立尝试,探究方法

谈话:我们已经统计出了数据,想不想用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把它们表示出来呢?请在练习题3提供的统计图上独立完成。

(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画法)

4.组内交流,总结方法

谈话:把你的作品先在小组内展示一下,并且把你的收获以及困惑和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5.组间交流,达成共识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优秀的作品?(把学生的统计图展示在实物投影上)

小组1:(在图上加格子的方法)我们画的时候,发现一共有10个格子。统计结果中最多的18人,格子不够用了,我就在上面加了一些格子。

小组2:我们是这样画的(展示1格代表2人的画法)。这样18个人可以在9个格里画出来,正好够用。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