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及创新的能力。

二、重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三、难点:依据多种不同的标准对式子进行不同的分类。

四、教具准备:天平、礼物(100克)、水杯(40克)、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简介天平、导入新课:

展示从古埃及到现代的各式天平图,简介天平的历史。

教师称量100克物体(礼物)的重量,学生观察。(学生未使用过天平)

2、分组实践、写出式子:

学生实践的任务是:称量礼物+水杯的重量(共140克)。

同学们能用字母来表示一下水杯的重量吗?(x,y,m……)

同学们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礼物和水杯的总重量吗?(礼物重量已知100克)(100+x,100+y,100+m……)

第一次试称量:放一个50克的砝码,物体的重量和砝码表示的重量有怎样的关系?能用式子表示下来吗?(得到式子100+x<150);

第二次试称量:取出50克砝码,放入20克砝码,物体的重量和砝码表示的重量有怎样的关系?(得到式子:100+x>120);

第三次称量:再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得到天平平衡,这时物体的重量和砝码表示的重量有怎样的关系?(得到式子:100+x=140)。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老师这里也有这样的一些式子:

35+65=100   x-14>72     y+24

5x+32=47    28<16+14   6(a+2)=42

同学们自己先分一分,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并整理。

4、展示结果、得出结论:

以小组为单位实物投影展示分类情况。

其中一组分类情况:35+65=100,x-14>72,y+24,28<16+14分为一组,5x+32=47,6(a+2)=42分为一组。

若学生们未分出这种分类情况,应该肯定分出:x-14>72,y+24,28<16+14为一组,35+65=100,5x+32=47,6(a+2)=42为一组这种分法。此时可以引导:第二组还可以再分类吗?还可以分为哪两类?学生就会分得5x+32=47,6(a+2)=42在一组,根据其特点: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引出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5、巩固练习、扩展延伸:

?基础练习:

你能写出二个方程吗?

老师这里有一些式子,你们能判断哪些是方程吗?并说明理由。

扩展提高:

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能用图示来表示一下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吗?小组探究。

教师引导:所有方程都是等式,方程是等式的一种(必须含有未知数)。

出示一些简单数学情境,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如:三个球一共20.3元。两个部分一部分是5.2,另一部分是x,全部是6.5。

6、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认识了方程,谁能说一说你对她的了解。读《小知识》,了解方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