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设计

教师根据幼儿的关注热点与需要,创设一系列与其生活直接联系的情境来刺激幼儿的感官,丰富他们的经验,进而激起他们尝试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的动机。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辐射、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

以中班主题活动“春天的花园”为例,在传统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会根据美术技能学习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设计出小步递进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诸如“桃花一春天的树一小鸟一昆虫一在我的花园里”。这些教学活动在美术技能学习目标上是一环扣一环,步步递进的。显然这种美术活动安排更重视的是幼儿美术技能的学习。在这种美术活动安排中,幼儿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活动的,处于被动状态。

而在重视幼儿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环境,如给户外植物挂上名片卡、在自然角种植各种植物,饲养龟、鱼、蝌蚪等小动物,可以设计散步观察等环节,在自然情境中丰富幼儿有关动物和植物的经验。但绝不止于此,主题情境应该同时体现在整个主题活动的其他各个环节,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的始终。在“春天的花园”中,除了环境的创设,教师对活动区、集体活动的设计也需体现主题情境。如活动区“昆虫在哪里”搜集了各种昆虫玩具和图片,提供了各种材料吸引幼儿用绘画、剪纸、泥塑等多种方式创造昆虫家园;“美丽的蝴蝶”搜集了各种蝴蝶标本和玩具,激发幼儿自制蝴蝶标本和玩具的兴趣。显然,无论是怎样的活动形式,如果创设了丰富的主题情境,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更激发了幼儿自主审美表现的激情,从而形成了幼儿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的一个强有力的驱动力。

二、问题诱导

幼儿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师生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运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题是学习的核心。以大班“捡落叶”活动为例列举两种设计:(1)教师出示范例展示捡落叶的人和站立的人在姿态上的差别,然后直接示范画法;(2)教师创设了幼儿捡落叶的场景;然后询问幼儿“捡落叶的动作和做操、跑步动作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诱导幼儿观察比较:再在画板上贴了几片树叶,请部分幼儿尝试画出捡落叶的小朋友,师生共同分析幼儿所画的图像是否能表现拾到落叶,并进行修改。显然,在第一种设计中,幼儿所谓的创作其实是在教师“高控制”下学习统一的“模板化”的表现方法,作品的个性很难得到体现。而在第二种设计中,教师将如何表现捡落叶的动态这个问题抛给了幼儿,诱导幼儿探索尝试、大胆表现。结果在创作的环节,幼儿所表现出的构图方式和表现方法多种多样,如有的幼儿用颜料把落叶印在纸上作背景,再把画好的人贴上去:有的幼儿先画人,再用蜡笔印叶子:还有的幼儿画了数个拾落叶的人,剪下其中几个贴在彩色纸上,再把捡来的叶子粘上去……幼儿的作品个性鲜明,富有生命力,幼儿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发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