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多激励学生。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或问:你的依据是什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评价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激励学生,因为激励学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儿童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善于使用多种激励性语言予以鼓励。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不错,教师可用以下等语言鼓励,“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说得很精彩!”““真为你们高兴!你已经学会阅读了!”若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时,我们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你能站起来回答问题说明你已经很勇敢了,别急,看看谁可以帮助你?”“这个问题,已经跟正确答案接近了,再想想。”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由于受其遗传及生存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学生个体之间显现着多元的不均衡性,在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生活特点、兴趣爱好等都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就自身而言也存在着发展的方向问题,这使得每个学生发展的进程和轨迹各不相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温暖、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环境中学习。其次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三 、教会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我国宋代学者陆九渊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表现了一种求知的欲望,包含着智慧的火花;质疑,是一种探索精神,孕育着创造。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敢于怀疑“正确”答案,敢于打破“权威”, 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放弃射门 》的教学,在课堂伊始,老师可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1、谁放弃射门?2、为什么要放弃射门?3、放弃了多少次射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初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四、师生互动,积极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 。

传统课程体系下的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方式下的课堂严重闭塞,犹如一座有着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堡,学生被禁锢在教室里,教师把他们“像囚徒一样关起来”,因而他们缺少生活,没有交往,更无活力。这种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把一切学问都呈现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深层的负面效果,使学生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客体,一切都依赖于别人,最终形成的是一种维持性的思维方式,一种顺从型的人格,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奴化,而不是解放。《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提出了“探究性学习”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方法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在感知兴趣、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的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仅仅“讲懂”教材就万事大吉。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的互动,离开了教师与学生的经验共享和“视界融和”,离开了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话题的对话,离开了有效的学习与教学环境的设计,离开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五、以情感为主线,使学生的思想融合于文本。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情感是作者创作的灵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兴趣的诱因,它使人的注意、感知、思维倾向于某一对象,促进智力的更好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使课堂的教与学笼罩在一种富有情趣的氛围之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即思想与文本的融合,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的目的。 这样,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学习潜质就会得到全方位调动,就会“好学”、“乐学”,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