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定位: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数学问题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教师就要有意识的或在解决问题之前铺垫,或在解决问题之中点拨,或组织有效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回归现实生活,激活已有经验为解决问题所用,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领略到了学好数学的魅力,进而真正地喜爱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而购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我们设计了“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购物中自己探索、发现,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常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从而激发探索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本课分析:

1、教材分析:通过“打折销售”这一司空见惯的经济现象,一是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是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购物技巧,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购物方案,并从中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折扣问题的内容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这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安排的,旨在让学生熟悉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折扣问题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但仅限于对折扣见过,具体折扣代表什么意思,如七折,指的是什么意思,需要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教师的引导,课堂上知识的深化,使学生能够把生活中的折扣问题转化为分数应用题,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购物时常见的一些优惠措施,理解其含义和做法。掌握折扣数、原价、现价三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三量的关系迅速、准确地求折扣数、原价、现价,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在打折销售中选择最佳的策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意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观察和分析生活。

1— 1、了解购物时常见的一些优惠措施,理解它们的含义。

1——1——1、理解折扣数、买几送几、买够多少元减现金多少元

1—2、掌握折扣数、原价、现价三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据已经条件求现价、原价、折扣数。

1—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最佳的购物方案,合理消费。

1—5、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能运用打折销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打折销售的知识,选择最佳购买策略。

媒体设计:

CAI课件、录像。

可以利用CAI课件和有生活现象的录像使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生动、丰富的生活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焕发起智慧的潜能。电脑演示也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目的
通过自己搜集的商场海报、拍摄的广告标语,了解商家降价促销的手段。

让学生体会打折现象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同时让学生理解折数、降价、打折的含义。

通过观看录像,从中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

通过引深追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逐步启发学生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购物策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平时常见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最省钱的购买方法,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启发学生有序思考,渗透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决策意识。

回顾整节课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体验学习购物策略的好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商店吗?(喜欢)

在逛商场时,我们看到商场为了促销,经常会搞一些优惠活动。你们在购物时,享受过哪些优惠呢?

看来,商场优惠的措施多种多样,购物也是一个学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购物中的数学。

板书:购物中的数学

二、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 选择题

三、师生互动,探究购物策略。

(一)、小组合作,探讨购物方案。

1、出示例题

一种饮料原价20元一桶。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促销。

甲店:降价9%出售;

乙店:打九折出售;

丙店:买够100元打八折。

如果想买7桶这样的饮料,到哪家商店买最合算?

2、分组讨论,制定购物方案。

3、全班交流。

4、小结:各组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所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比较总价的,有比较单价的,还有比较折扣数和少的钱数的。但结论是相同的:到丙店便宜。说明大家都是聪明的消费者

5、提出新问题:如果买4桶饮料,到哪个店最便宜?

6、学生发言:买4桶80元,不满100元,不能享受8折优惠,应该到乙店最便宜。

7、升华方法:三个店的促销方式没变,购买饮料的数量变了,同学们所选择的购买饮料的商家也发生了变化。看来你们的购买经验还挺丰富的。

(二)、独立思考,制定购物策略

1、出示题目

一套名著共10本,每本15元。“六一”期间甲、乙两书店采取了不同的促销方法。

甲店:购一套打七五折

乙店: 购4本赠1本

若买一套书,到哪书店去买更便宜?

2、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

4、总结购物策略

师:我们刚才又一起经历了如何买图书的活动,你有哪些体验或感受想对大家说?

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2、出示题目

原价:760元

每满100元减20元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师:看来,我们在购物时,还要根据我们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购买方案,进行合理、理性的购买,不能一看见打折、促销就头脑发热,买回一堆没用的东西,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四、拓展训练

判断:

选择

五 、总结。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充满了许多数学问题,希望大家能用数学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主动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汇报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如直接打折的,买几送几的,买够多少赠购物劵的等几种情况。

看录像。

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作出正确选择

这条裤子的原价是318元。

学生先完成选项,再计算出便宜的钱数

先计算,再选择

理解买4送一的含义,算出折扣数,再进行选择。

预设: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预测学生会有以下几种购书方法。

方法1:比较一本书的价钱

乙书店、15×80%=12(元)

甲书店、15×75%=11.25元

12元>11.25 元,所以去甲书店买比较便宜。

方法2:比较一套书的总价钱

乙书店、15×10×80%=120(元)

甲书店、15×10×75%=112.5(元)

120元>112.5 元,所以去甲书店买比较便宜。

方法3:比较少花的价钱

已书店、15×2=30(元)

甲书店、15×10×25%=37..5(元)

37.5元>30 元,所以去甲书店买比较便宜

方法4:比较折扣数

乙书店:八折

甲书店:七五折

八折大于七五折,所以去甲书店买比较便宜。

1——1展示购物中常见的打折销售

1——1展示购物中不同的促销方式,买送

1——1考察学生对八八的理解

1——1考察学生对六折间接意思的理解

1——2考察学生在已知原价和现价的情况下,求折扣数的能力

1——2考察学生在已知折扣数和现价求原价的能力

1——4察学生对买四送一的理解及求折扣数的能力

1——2察学生对七折的理解

1——4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辨别不同单位“1”。

1——4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辨别不同单位“1”,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结论。

1——4根据降低的价钱,我降低的分率求单位“1”的能力。

1——4在原价、现价不同的情况下,要比较哪种最优惠,不能片面的比较少花的钱,应该比较折扣数。

板书设计:

购物中的数学

原价 × 折扣数现价 现价÷原价=折扣数

原价 × (1-折扣数)=便宜的钱数 现价÷折扣数=原价

比较 : 总价 现价 折扣数 少的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