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儿童的心智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有足够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身体与动作、认知与智力、人格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使是对婴儿,民间也有“七坐八爬九长牙”之说。在儿童文学界也有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的粗略划分,这样的划分也是对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认可。不能因为儿童的个体差异太大,就否认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结论。

第二,儿童的阅读需要指导。就像婴儿喝的牛奶需要提前兑好、婴儿学步需要扶助一样,儿童的阅读需要成人的指导。担心成人对孩子的阅读过多干涉是对的,但据此就认为“孩子的阅读孩子说了算”,是“伪儿童本位”。儿童没有必读之书,但不能据此认为“童书没有优劣之分”。目前的现实问题是,中国的父母和教师对什么是优秀的童书缺乏认识,所以才会出现把《鬼吹灯》列入二年级学生暑期阅读书目的事情。在满山满谷都是童书的情况下,有人来筛选、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好书,有什么必要“泼冷水”呢?

第三,儿童的阅读是可以训练的技能。如同开车一样,阅读是一种经过练习后获得的技能。阅读在教育上被认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来大量获取信息。国外许多分级阅读读物的出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个工具(研究认为孩子在9岁左右就应该“学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