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拓展延伸。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计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没有障碍。因此,我适当进行了拓展延伸,设计了让学生自我介绍,通过介绍自己家的人口、楼牌号等,使学生初步感受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同时,通过含有数字诗歌诵读,进一步挖掘数学的文化因素,丰富数学的内涵。此外,通过儿歌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实现教学教育的多重价值。

反思三:

1、从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境入手,利用小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试着数出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并说出小动物的数量。在数数的过程中给学生广阔的选择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寻找“校园中的数”、“身体上的数,”“教室里的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数的认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数数、读数的过程中,还逐步引出数字表示的符号。认识数的实际意义,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并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反思四:

这节课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对1~10各数在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是有趣的,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看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也能够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在观察情境图时,我没有限制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然后利用同座之间互相说来取长补短,给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好习惯。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思维得到了发散和提高。在课的最后,我们共同来到了操场上,学生们兴奋极了,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到处去寻找数学问题,收获很大。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