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冀教版教材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读懂平面图,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测量出自己卧室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并做好记录。

教学设计:

一、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千米 =( )米 1米 = ( )分米

1分米 =( )厘米 1厘米 =( )毫米

二、激趣引入,探究新知。

1、引入。

“脑筋急转弯”: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300多公里,而一只蚂蚁从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

生:蚂蚁爬的是地图。

师:对了。同学们见过地图吗?知道什么是地图吗?(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图形画在图纸上)

课件出示一大一小两幅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观察。

师:为什么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却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地图纸上?

生: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的。

师:那为什么同样是中国地图,却又大小不一样呢?

生:因为缩小的倍数不一样,也就是绘图时选用的比例尺不一样。

过渡语:今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比例尺。

2、学习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某小学平面图。

请学生观察,并说说该校的布局。(有草场、花坛、教学楼、语音室、办公室、图书室、微机室等)

你能由平面图想象出这所学校原本有多大吗?与什么有关?(与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有关)

请学生找到并说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平面图的右下角写有1:2000)

说一说:比例尺1:2000表示的意思。

情况预设: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1/2000.

生: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倍。

生: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厘米。

师提问:你认为比例尺的前项表示的是什么?后项表示什么

生:比的前项表示图上距离,比的后项表示实际距离。

师:现在你们能说说什么是比例尺了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兔博士的话: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请学生尝试着写出比例尺的关系式。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课件出示比例尺的关系式: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问:比例尺是一把尺子吗?

说明;比例尺是一个比,不是尺子。因为它是一个比,所以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3、学习根据比例尺进行简单的计算。

谈话: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求实际距离。

出示问题,求校园的实际长。

请学生谈谈打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情况预设:

生:要求校园实际的长,已经知到了比例尺,只需在知道平面图上校园的长就能算出来了。

请学生对平面图上校园的长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10厘米。

学生测算后汇报算法,情况预设:

生:由这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可知,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的2000倍,2000×10=20000厘米=200米。

学生练习:求校园的实际宽。

仿照刚才求实际长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汇报算法,情况预设:

生:量出图上的宽是6厘米,有这幅图的比例尺1:2000可知,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的2000倍,所以只需把图上的宽扩大2000倍就得到实际的宽,2000×6=12000厘米=120米。

想一想:如果知道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你能想办法算出图上距离吗?如果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你能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三、“试一试” ,“练一练”

1.教材第55页“试一试”:求学校操场的面积,并根据相关信息标注旗杆的位置。

2. 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1题:说说比例尺1:200是什么意思,并计算出红红家住房的面积以及她的卧室的面积。

3.结合练习,归纳特征。

提问:观察这些数据比例尺,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强调:为了计算方便,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都写成前项是1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