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巧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敢于探究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其间,使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例如,《改变物体沉浮》一课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去玩橡皮泥,运用不同方法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有的做成船形,有的做成空的像饺子、像汤圆,有的借助其他的物体把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还有的同学把橡皮泥做得很薄,轻轻地放在水面上也能浮在水面上,并提出塑料尺子、三角板等物体也有这种现象,随后同学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仔细地观察探究,发现其中的奥秘是水表面张力的缘故,使探究活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造机会,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思维活动才开始,探究行为也就会主动启动。一开始,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会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能对问题的结论有一定的猜想。

三、适时方法指导,让学生善于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教师作好指导与帮助。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实践、操作,如果操作不成功,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应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探究能力。例如《我看到了什么》一课,在没有进行观察前,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的树才是大树?大树到底有多大?”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就带同学们到学校附近寻访大树了,同时,教师也让同学们拿上自己认为需要的工具,带上老师发下来的观察表,同学们到校外后,热情很高,转了一圈后,都围到一棵大树下进行观察,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我发现,孩子们对大树的观察,都很集中地观察了树的颜色,是一棵什么树等零碎的问题上,一节课下来,许多同学的记录表上竟是空白。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似乎高估他们了。第二节课,我吸取了教训:观察的计划再周密些。事先确定多长时间观察并记录一次,观察什么现象或观察的步骤是什么,用肉眼观察还是借助工具,记录的方式是文字的,图象的,还是数字的等等,结果:孩子们的观察结果丰富多彩,有的画上了树的形状,有的摘下了树的皮,有的拓印了树皮,有的写下数字。很显然,观察的方法比第一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