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四年级下册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信中深切的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较难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和对和平的渴望。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成“细数幸福,导入新课——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形象——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痛恨战争,发出呼吁——课堂练笔,升华情感”五大环节,将重点放在“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痛恨战争,发出呼吁”上。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并用音乐渲染气氛,用图片创设情境,用神情地描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二是多揣摩,通过课前谈话——细数幸福,将自己与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感受与雷利与父亲团聚的幸福场景相联系,将想象中的机场团聚与现实的机场接遗体相对比,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三是适当补充事实,学生收集文字资料,教师补充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教完本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主,悟出真情。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读悟结合。课堂上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所以我在引导朗读“痛失父亲”这一部分前,先让学生了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到描写他的词句,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