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柱体积的应用。

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演示教具。

三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新鲜萝卜(自制),小刀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内容

1、什么叫体积?我们已学过哪几种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如果长方体已知底面积和高该怎样求体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回顾叙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展示)

3、导语:我们前面已学习了把圆切割后组拼成近似长方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现在我们能否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组成一个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圆柱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1、学生带问题自学课本第36页第三自然段

①圆柱体是怎样切割组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②切割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的大小有何关系?

2、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①讨论、交流自学.(分组讨论,选派代表叙述切割拼接方法)

②播放切割拼接圆柱体积的多媒体课件,播放后教师用教具操作演示(学生观察)

小结: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垂直切开拼接.(引导学生叙述)

③学生动手操作

出示三个等高等底的圆柱体萝卜,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确信三个圆柱体萝卜体积相等。

请三个小组分别按切割成8个、16个和32个相等的扇形,动手切拼(教师相机点拨)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各组拼成的立体图形哪个更接近长方体?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

生:切割为32份那一组拼接后更接近一个长方体,因为平均分成的扇形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师:切割拼接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体积大小没变。

小结: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当于原来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相当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 高

‖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 高

即: v = s * h (字母公式)

(三)课堂巩固

1.教学例4

①出示例4,引导审题,说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与解题时注意什么?

②尝试练习,交流解法。

板书:2.1米=210厘米 s=50 h=210

v = s h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