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验过程,学生学会收获

学生的学习重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过程,是我设计时考虑的重点。平均数的教学以往重在公式的运用,历来都停留在问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上,很少去揭示问题的本质。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验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认知,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在简单的读图过程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在合作探究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生成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结合实际,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

关于平均数的意义,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而是在引导他们产生学习的需求之后,让他们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对平均数的初步理解。教师通过两队投球比胜负的竟赛,教练要选替补队员,到底让谁上呢?使学生感到7号队员和8号队员上场次数不等的情况下,比总数的方法不公平,急需找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想到了移多补少的方法,使两个队员都平均了,求出了平均数。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倡导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回归生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设计的练习全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平均数,利用平均数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实现了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整节课的教学,教师善于发挥评价的效能,让学生个个充满自信,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激情洋溢,个性鲜明,充分展示自我,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人文色彩。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不足之处:由于受课本的影响有些“缩手缩脚”,该出示的模式,没有向学生展示。另外,总是有些不放心学生,该放手让学生探索的知识,老师总是给些暗示,同时也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探索时间,所以总体感觉老师讲的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