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材:

本课涉及到立体造型的问题,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将条状物(竹筷等)捆扎成立体形状,并进行包扎装饰。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融合多种教育因素,我通过大胆的处理,力图克服教学活动的简单化,使较有难度的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吸引人。

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要求及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花灯的历史,以及各类花灯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掌握制作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感受制作花灯作品的工艺特点。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花灯的基本构造特点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大胆包扎、装饰花灯。

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贯穿本课始终,我利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再以问答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启发学生掌握花灯制作方法。以此来解决重点。之后再通过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用废弃物制成的花灯,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突破难点。

说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要求,为有秩序的开展教学,我安排了以下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方法指导——欣赏启发——作业实践——展示评析——拓展延伸 接下来,我具体说说每个流程;

一、复习导入

《闹花灯》以美术教学与民间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对我国传统花灯产生一种亲切、熟悉和融合的感觉,我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与花灯有关的知识?让学生简单了解花灯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其作用,感受花灯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艺术,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制作捆扎花灯骨架,这节课来我们来继续学习制作花灯的更多的方法。

二、方法指导

《闹花灯》一课旨在发掘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使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能在学生的手中得到保留和继承,因此我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完成了花灯骨架的捆扎之后,还要怎样做才能得到一个漂亮完整的花灯?让学生通过欣赏、感知联想、来了解花灯包扎、美化装饰的方法。通过设计;

1、怎样包扎才又美观又快捷?注意些什么?

2、教师示范包扎灯身。

3、花灯的哪些部位可进行美化装饰?装饰些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装饰更美观?

4、教师示范。这样既解决了重点,丰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又符合了新课标中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要求。

三、欣赏启发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出现清晰图片的同时,让学生直接观察和欣赏各种废弃物制成花灯,设计提问: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分别有什么特色,和民间传统花灯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感受源于生活的艺术美,再通过用课件演示具体制作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些都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达到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表达力。

四、作业实践

在此环节中我鼓励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作业,这样可使学生在兴趣盎然、活跃的思维中尝试用书法、绘画、剪纸、粘贴等方法表现创作欲望。我在巡视指导中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地进行启发指导,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使他们从感觉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和表现对象。

五、展示评析

教师先进行展示,供学生欣赏、学习效果突出的装饰手法,评议制作的独特之处,鼓励他们尝试和其他同学组合,。让学生们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

六、拓展延伸

你们还知道元宵节的其他民间习俗吗?从传统花灯中重温民族历史,整合民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并从中领悟和感受到一种文化源远流长的深邃和厚重,感到自豪。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闹花灯》一课是我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又一次尝试,通过实践,也是对自己的综合能力的挑战。我想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对教材作创新的处理,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并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