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课题

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古代的两种兵器矛和盾。并作简要介绍。再出示以矛攻盾的图片,以及课文插图。

问:这个人在干什么?(在卖矛和盾)今天我们就去现场看看,他是怎么夸他的矛和盾的。(板书:矛和盾)

这是一篇文言文,以前我们已经接触过这类文章。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学习这类文章呢?(出示:学习方法)学生齐读。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

3.领悟文中所告诉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三、比读书,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关注桑鹏)

1.出示自学指导:

⑴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听配乐朗读,注意停顿、重音。

⑶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尽量模仿范读,读好停顿和重音。

⑷小组比赛读。

2.学生根据自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3.后教。

⑴指名读,及时纠错,并强调停顿和重音。

⑵分组竞赛读课文。

四、理解句意,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⑴根据注释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2.全班交流。

3.指名说出全文意思。教师适当点拨。

4.小结全文意思。(出示课件:原文译文)

5.想一想,写一写:围观的人走散了,这个楚国人会怎样?

6.表演这则故事。

7.归纳寓意

这则故事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自相矛盾”。

讨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出示课件)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现实社会中有这样的人吗?说一说。

8.再读课文,试背课文。

9.总结。

五、当堂训练(关注桑鹏)

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 )誉( )之( )曰( ):“吾( )盾之( )坚,物莫()能陷( )也( )。”又誉其( )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 )曰:“以( )子( )之( )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 )人弗( )能应()也。

1.在括号里写出加线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根据课文填空。

这个故事起因是( );发展是( ) ;结果是( ) ;讽刺了( ) ;告诫我们( ) 。

六、布置作业

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完成配套练习第1题。

板书设计:

矛与盾

(锋利)矛-------------盾(坚固)

自相矛盾

(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