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课程的识字教学,强调多识字,少写字。这样的编排虽然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点,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识字强度。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读写分离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后果是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其中以中下层学生最为严重,往往学了这一课的生字,就忘了前一课的,复习了前一课的生字,却又会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复复,识字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正因如此,识字教学也就成了时下新课程教师最头疼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如何在新课程中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我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

一、把握识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1、明确目标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今,新课程的识字教学提倡多认少写,实行了“认写分开”。所谓“认写分开”,就是指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求“认识”的字,只需见其形读其音,能做到在课文中认识,换个地方也认识。因此要多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教师千万不要做繁琐的字形分析,也不要让学生进行枯燥的反复朗读及重复的机械抄写。要求“学会”的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还要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大致了解字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可见,对要求“认识”的字,重视的是“正音”,对要求“学会”的字,重视的是“正字”。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地把握“多认少写”的指导思想和 “认识”、“学会”两种目标,并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落实识字教学的要求。

2、弹性要求

识字教学中要给学生个性以发挥的余地。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起点往往是不一样的。同样学习八个生字,甲同学面对的可能是生字表中的八个生字,而乙同学面对的可能只是五个生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学生间的这种差异,甚至巧妙地运用这种差异,进而把它看作一种资源,让学生互动识字。同时,教师也不能过分追求堂堂清,生生清,个个清,对回生的字应允许学生在今后的读写实践中逐步巩固。

二、分析教材特点,确定教学思路

新教材的识字教学大致分为两类:单编的识字教学及阅读中的识字教学。

单编的识字课文,往往具有集中识字的特点,其中的生字大多在字的音、形、义上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识字2:口耳目》是象形字归类识字。文中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汉字演示的大致过程,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又如第四课《操场上》以体育活动为主题,其中的生字也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如“打、拔、拍”,“跳、跑”。这类识字课,要突出识字。教学时应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识字的兴趣,也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而在课文朗读感悟方面可以简略一些。但也不能简单地把生字抽出来,脱离课文进行枯燥的识字,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诵读中识字,并适当进行感悟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训练。

阅读中的识字,属于分散识字,要重视利用上下文,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在整合的学习中完成识字写字和朗读感悟两方面的任务。

三、开放识字渠道,拓展识字空间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开创多种识字渠道,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1.拼音识字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因此,在学生学会了拼音之后,就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来学习生字、解决读音问题。尤其是初读课文时,要注意让学生利用拼音自主识字、读文;认读生字时,要重视利用拼音进行正音。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