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而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事实上,学生本来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可一旦到了课堂上反而没有了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没有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机制,压抑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应当承认,学生的问题往往多种多样,有的不具备思维、探究的价值,甚至有的存在明显的漏洞,但必须明确的是学生每提出的一个问题都是自己思维探究过程的展示,对学生个体而言,这或许就是他内心的全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还给学生们提问的自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慎重对待并认真处理,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必要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或思辨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或引起争论,使学生质疑的能力逐步形成、提高。

3、分享——让学生享受对话。

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由于打破了教师独白、学生倾听的“万马齐喑”的局面,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植和张扬,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得以认可与欣赏,于是,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同时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对话”,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形态,昭示着民主、平等,凸显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语文课堂,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认识自我,陶冶性情,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念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