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说:“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途。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

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同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即指通过敞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等,达成视界的融合和共生共荣的理想;对话作为关系思维的表征,既可以发上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文本之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是他们老师的引领下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进行心灵交流、精神对话的过程。透过富有思想和韵味的语言,可以窥见美丽的心灵,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世的悲欢,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真谛,筑起一道生命的底线,一座精神的长城。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真实完整的人,基于平等的人格相遇,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对话。

怎样唱响语文课堂对话的主旋律?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1、敞开——让学生敢于对话。

要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就必须用真诚化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森严的壁垒。唯有真诚,才有发诸心灵的交流;唯有真诚,才有自由主动的探寻;唯有真诚,才有互动合作的共享。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即在交往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生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教师既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奴隶”。另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应该学会“屈尊”“倾听”,应该要学会调控自己,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把话语权真正交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聆听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接纳——让学生乐于对话。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而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扼杀儿童不断提出“为什么”时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学生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也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也正是他们不断思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在提问中增长知识,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支点,架设桥梁。

正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而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事实上,学生本来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可一旦到了课堂上反而没有了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没有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机制,压抑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应当承认,学生的问题往往多种多样,有的不具备思维、探究的价值,甚至有的存在明显的漏洞,但必须明确的是学生每提出的一个问题都是自己思维探究过程的展示,对学生个体而言,这或许就是他内心的全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还给学生们提问的自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慎重对待并认真处理,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必要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或思辨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或引起争论,使学生质疑的能力逐步形成、提高。

3、分享——让学生享受对话。

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由于打破了教师独白、学生倾听的“万马齐喑”的局面,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植和张扬,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得以认可与欣赏,于是,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同时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对话”,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形态,昭示着民主、平等,凸显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语文课堂,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认识自我,陶冶性情,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念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