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之最》借物喻人,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小小的葵花在毕淑敏的笔下呼之欲出,它居世界最高,也更美。而作家毕淑敏在昆仑山11年。人与花如此相似,花就是人的写照啊!怎样使学生能够理解到作者的借物喻人呢?看来还需要循序渐进,找到葵花与边防战士的相似之处。

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们搜集了课文的相关资料,从昆仑山的环境入手。昆仑山的环境就是边防战士生存的环境,也是葵花的生存环境。理清了葵花生长的三个阶段后,我把重点放在了文章题目上《葵花之最》,“最”是极限的意思,“葵花之最”就是指葵花中的极致。作者为什么说这棵“葵花”是极致呢?它达到了什么极致呢?这正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填空题:“作者说边防战士们种的这棵葵花是葵花之最,那么,它是最 的葵花?”带着这道题,我和学生们随着毕淑敏细致的描写品读了课文的字字句句。最后,当我请学生们完成这道填空题时,孩子们的答案精彩纷呈:美丽、可爱、独特、勇敢、顽强、坚持不懈、有毅力、伟大等等等等。这时,我又继续追问,作家只是为了赞美这棵葵花吗?请你接着完成这样一道填空题:“边防战士是最 ( ) 的人”。学生们的答案同样是精彩的!葵花就是女兵的化身,女兵从葵花看到了自己。同学们想一想:女兵和葵花有怎样的相似点?向日葵身上的冰花越结越厚,最后凝固成一方柱形的冰晶。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同学们这是毕淑敏心中的葵花,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了一棵与众不同的葵花,现在,你对于“葵花之最”是怎样理解的?由于预设的问题设计的到位,学生很快找到了花与人的相似之处,教学的效果也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令我非常遗憾的是:这节课的情感体验被忽略了。体会战士的心情与感受时与情感朗读相脱节,显得“悟深情浅”。这也是我在教学语文时的一个顽症,即为了能完成既定的每个教学环节,经常挤占朗读时间。今后应极力弥补这一缺憾,还给孩子一片体验情感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