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中做到了教学内容“知识性”和“趣味性”统一。教师很善于激发矛盾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老师教学过程中少有讲解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一步步的质疑,一次次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渏,不断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和信心。老师将学生的学法潜移默化的蕴藏在教学之中。从开课初学生实物观察到知识探究到练习巩固,老师自始自终是一个聆听者,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败点、难点、疑点进行鼓励、点拨、引导,如老师抓住学生汇报——“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一疑点,放手让学生找一找——有没有谁的长方体六个面不是这样的?从而得出长方体还有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这一知识点。如抓住学生交流——“长方体相对的面都相等”这一亮点,鼓励学生大胆操作验证。教学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老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生存的问题进行鼓励、牵引、点拨、指导,可谓灵活机智,做到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教学方法的开放。

值得商讨的是:本节课中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在教学近尾声,教师忘了概念“长、宽、高”这一新知的教学,导致后面的练习巩固延时。我个人认为学生交流时间偏长,学生回答重复较多。

建议:我注意到老师在教学中自始自终运用的是长方体的纸盒作教具,能否考虑增加实际操作的效果,将学生汇报“面、棱、顶点”配合实物演示出来,如老师可以用萝卜通过切一刀,让学生观察并认识了面,通过再切一刀,让学生对棱有了认识,紧接着切一刀,让学生对顶点也有了掌握,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可以减少交流时间,提高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