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其它资料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2)、科学家是怎样证明这一假设的?

(3)、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

2、再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填空.魏格纳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这个重大发现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逐渐”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

搜集其它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3、《新型玻璃》 课型:新授课(精读课) 执笔:张继红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听写生字、词,能正确组词。能说出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3、初步掌握各种玻璃的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勤奋学习的自觉性,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组词。

博( )( )窃( )( )嫌( )( )恙( )( )

2、组词。

警﹝ ﹞ 犯﹝ ﹞ 搏﹝ ﹞ 罪﹝ ﹞ 殊﹝ ﹞ 楚﹝ )恙( )

誓﹝ ﹞ 范﹝ ﹞ 博﹝ ﹞ 罚﹝ ﹞ 珠﹝ ﹞ 禁﹝ ﹞ 羌(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2)图谋,打算。( )

六、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画出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玻璃?分别是什么?

(2)、找出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

2、再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玻璃的___________和在现代化建设中 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要__________科学、__________科学、__________科学。

六、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你还想发明什么新型玻璃,或新型房子、桥梁、道路、汽车等等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七、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4、《人类的“老师”》 课型:略读课 执笔:张继红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熟读课文,理解一些仿生学的知识。

3、激发学生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向。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