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聆听了刘春晖老师的数学课《抛硬币》,顿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整节课充分尊重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学板块清晰明了,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幽默风趣。

整节课中刘老师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主线,通过抛硬币,摸球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情境体验、实践体验、拓展体验、生活体验”四个阶段,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有几个吸引大家的亮点。

1、活动有趣、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点,刘老师创设了多个活动,如抛硬币、摸球等,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活动有趣,有效。

2、 问题导向准确、到位。

可能性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实践活动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刘老师在摸球比赛中,故意制造矛盾,让孩子感受到游戏的不公平。进而猜猜“为什么不公平,袋子里的球可能是怎么放的?’”这一问题将孩子的思维从表象引向深入,猜测袋子里的球可能是黄球多,红球少。接着老师又抛出“如何放球才能让游戏更公平。”再次把学生推到主人的位置,得出“白球和黄球一样多,游戏才公平。”使孩子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发现的知识!”点拨到位且不露痕迹。

3、评价及时,奖品有趣。

刘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的特点,在活动中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获胜的小组由组长每人分发一个山楂片,此举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很有意思!

总之,本节课让孩子在十分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了对知识的探究,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