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幼儿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非追求“只要孩子快乐就行了”那么简单,教学设计中的幼儿活动不能单纯地“为快乐而快乐”,教学设计中的“快乐”应该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交往”、“快乐地成长”,或者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交往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活动教学应该为“促进幼儿的发展”而设计。

现象之二:活动设计“追求兴奋”

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认识纸”的主题系列活动。其中有一个方案是将纸放入水里,然后用变的纸包住球。在进行这个活动的第一环节,老师设计了一个“滚球”的游戏。以下是笔者与这位老师的访谈:

问:滚球游戏与这次活动的主题有关吗?

答:关系不大。

问:为什么要把这个环节设计进去?

答:这一环节可以使孩子兴奋起来,经过这么一热身,孩子对今天的主题活动就有兴趣了。

在一些活动设计中,老师们总喜欢让幼儿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也有老师将“兴奋”与“兴趣”混为一谈。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刺激反应常态,呈现出个人日常(不兴奋或不沮丧时)的典型反应、行动或投入状态(见图的斜线部分);超过正常反应,便是兴奋;低于它,便是沮丧。如果我们让一个人从事一项令人兴奋的工作,他的反应便会升高,升到顶点时,他就兴奋了。

兴奋是一种异于常态的反应或行动。它的问题在于这个升高的反应状态。会继而变成一个新的反应门槛,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引起反应。可以想像的是,不论幼儿玩得如何兴奋,他的亢奋或高昂的情绪总有掉下来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兴奋的长短与回复常态的速度不同而已。兴奋过后,不论是成人或幼儿可能不会回到他们原来的常态,而会掉落到低于反应常态的沮丧里。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变得情绪低落、没有精神.或是完全不参加活动,或变得易怒。我们称之为“过度疲劳”。

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可能会自动回复到正常的反应常态。但是,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由老师诱发的兴奋会养成幼儿依赖或期待老师再度刺激的习惯,而老p币也需一次次加重刺激兴奋物的程度(见图的E点)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样一来.老师认为让幼儿兴奋的观念。会形成一种“毒瘾反应模式:当药效消失时。要再打一针更强的药。这种毒瘾模式会把师生之间的关系局限于永无止境的提供与接受上。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种情况会剥夺幼儿自行生成有趣、有意义或刺激性的活动。也就是说,他们会变成被动的接受者,需要别人来“伺候”他们,刺激他们。

所以.老是让幼儿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的做法,本身就不科学!

而且.如果老师存有让幼儿兴奋的想法。他会觉得必须使用一些肤浅、短暂趣味、价值低的花招。在这种类型的教室里.虽然可以看到满墙或满框子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或活动设计大多是一次完成、一次结束的,这些作品或活动也许会带来短时间的欢娱。而一个基于教育性的活动或游戏,应该能长期吸引幼儿的兴趣,并能鼓舞幼儿参与的热忱。“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应该是有规划的,蕴涵解决问题的技巧,并且配合幼儿发展的成果,成为幼儿满足与欢愉的源泉,而不是仅仅引起幼儿的兴奋或趣味。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