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学生知道,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而通今。

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好学的结果。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大量阅读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而通今。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书里的文章虽然优美,但只是指导我们阅读的典型例子,它教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有些课外书里的知识是无限的,犹如浩瀚的大海,只要你勇于探索,就能享受那书海的无穷乐趣。也可以在班中树立爱读课外书的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让学生知道,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奠定他们坚实的语言基础。

加强课外阅读的背诵训练,能够奠定小学生坚实的语言基础。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近人云:“熟读古文二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这些都说明了多读、多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读”、“背”、“诵”对于现今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多读、多背诵,把名家、名篇的精彩语句,转化成自己的营养,慢慢吸收,在写作时才能够挥笔自如。有些学生一写起作文来就感觉无话可说,这就是平时缺少多读、多背的结果。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少,表达时不知该怎么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学习课程又不太重,多读、多背必将终生受用无穷。博览群书,背下精彩片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知识,使头脑得到充实,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3、 激起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课外阅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只有学生在头脑中树立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