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可见,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解释交流等多个环节的活动,由于受年龄、社会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的影响,使得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既不同与学龄前儿童的探究,又不同与科学家的探究。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象一般都是科学家已经探究过的事物或现象,而且有确切的定论,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未知新奇充满探究意义的。他们的探究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观察、实验、操作、调查、模拟等。探究中他们使用的工具大多不复杂、精密,比如:放大镜、杠杆尺、弹簧秤、显微镜、酒精灯、剪刀等物品。小学生的探究行为是不完善的,其探究活动往往因年龄小,知识积累少,活动能力弱,思维不成熟等原因常造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实际困难。比如:探究过程中不会提出问题,不会筛选问题;不懂得针对条件和原因作有根据的假设;不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和程序;不会控制实验变量做实验或实验方法不熟悉;实验后得不出结论,只会用语言解释现象,不懂得用图画、图表、模型等解释原因等等。小学生这些不知不懂不会不明确的探究困难恰恰要求科学教师要积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在学生科学探究中巧“扶”妙“放”,促进小学生经历有效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素养。那么,如何巧“扶”妙“放”,指导小学生有效探究呢?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学会筛选探究问题

教学案例1

教学内容:从吃糖活动中选取探究问题

教师先分给学生每人一块糖。

学生吃糖,并记录自己吃完糖花去的时间。

汇报自己吃糖用去的时间,教师在黑板上汇总:1分钟、1分半钟、2分钟、2分半钟……

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数据提出问题。

学生:“为什么大家吃糖的时间不相同呢?”“为什么糖化得有快有慢?”“糖化得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可能是糖的大小不同造成的。”“可能是我们嘴里的温度不同吧。”“可能是有的人把糖咬碎了吃,有的人含着化的。”“可能是糖有软有硬。”……

面对学生的不同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证明吗?(学生会发现这是很难控制的观察实验。)

教师:我们怎样把这些问题转化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呢?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会发现,可以将问题由放在嘴里转化为放在水里进行研究。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有价值的科学探究问题诞生了:糖化得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系吗?

事实上,学生在科学探究的不同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帮助。上述案例1针对学生经常提不出探究问题的困难,教师能注重积极引导学生在“化糖”活动中选取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有效训练了学生有针对性提问的思维方法,而且还让学生学会了筛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二、示范科学探究过程 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案例2

教学内容: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教师根据情境出示探究问题: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学生思考:“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材料?”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拿出一辆小车,并且用三个钩码代表货物。

教师演示小车在一个垫圈拉力下的运动,提问:我们的小车和许多运输车一样,开得很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车开得快一些呢?

学生预测:加大拉力,加垫圈;减少货物,减钩码;路面光滑;让轮胎气足……教师引导选择“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速度有没有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提醒各小组同学:怎么研究呢?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我们在实验中要控制好各种变量。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记录表设计实验,见下表。

问题

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假设

不改变的条件是

改变的条件是

垫圈数(个)

小车运动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后结果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包括变量的控制、起点终点的确定、做几次实验取中间数据等问题的具体指导。)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交流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教学案例2中,教师亲自示范,带领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测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整理数据---交流表达---得出结论等。活动中,教师对探究的每一个环节均有指导,使学生们逐步由不成熟探究走向科学探究,既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程序,又培养了自主探究的意识。

三、教给科学探究方法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案例3

教学内容:“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课堂实录。

学生通过视频资料认识温度、植物、冰川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师:从视频资料中提供的自然现象想一想,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生1:是地震引起的。

生2:是温度有高有低变化引起的。

生3:地壳运动的压力造成的。

生4:雨水的冲刷。

……

师:是这样吗?我们需要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师:我们先来看看,大家能解释一下高温、低温的反复影响是什么意思?

生:夏天,温度高,冬天,温度低,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这样的反复可能会对岩石有影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