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源秋[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两年前,我到幼儿园去调查,发现教师们平时都在忙于设计和创造出属于自己幼儿园的、与别的幼儿园有所不同的“园本课程”。他们做得很辛苦,也很茫然……

可是近几个月来,我到幼儿园调查却发现,每位教师的办公桌上都有几套现成的幼儿园教材(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集之类)——有全国各省市自编的教材,也有某些幼教界名家领衔主编的教材。老师们说,现在的工作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她们不再用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园本课程”而绞尽脑汁了。她们现在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做得就是从几套现有的幼儿园课程活动方案中选出适合他们自己使用的课程方案。

对于教师们这方面的变化,许多园长颇为不满。他们认为,教师们这样做是在偷懒。但我想,如果教师们的这种“偷懒”不影响孩子们的正常发展,甚至还有可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偷懒”又何妨呢?我们的教育目的不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吗?只要能高效地促进孩子们的成长,我们哪管它是教师自己原创的课程方案,还是“借用”别人的课程方案呢!

我想套用邓小平的一句名言来表达我对课程活动方案的主张。邓小平说:“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想说: “不管是自己创造的课程活动方案,还是‘借用’别人编制的课程活动方案,只要是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的课程活动方案就是好的课程活动方案,也是我们应该选择的课程活动方案。”

选用别人编制的课程活动方案,一般都要经过一个选择、加工、改造、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根据课程实施的基础和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使别人编制的课程活动方案变成一种适宜我们具体课程实践的课程活动方案的过程。我们在选用别人编制好的课程活动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以课程目标引导课程活动方案的选择

现在可供老师们参考的课程活动方案很多,然而根据我的调查了解,她们在对这些课程活动方案进行选择时往往走入两个误区:更多的是注意活动方案的趣味性、新颖性,而很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来选择活动方案;选择好活动方案后再确定活动目标——“确定活动方案在前,确定活动目标在后”。因此,选择出来的课程活动方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个教材选择一个活动方案,那个教材选择一个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经常开展,而其他活动则很少开展。这就很难保证教育目标达成的系统性、全面性。这种缺乏系统性、目的性、计划性的课程活动方案很难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此,幼儿教师要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规定的教育目标熟记于心,然后去选择那些有利于全面地、系统地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课程活动方案,努力避免选择课程活动方案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确保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选择课程活动方案,要注意其适宜性

虽然许多老师案头上都有很多别人编制好的课程活动方案,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活动方案都适合我们拿来就用的,因为每种课程活动方案都有其适用的课程基础:教师的素质基础、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基础、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等。课程实施的基础不一样,课程活动方案就应该不一样。因此可以说,没有最好的课程活动方案,只有最适合的课程活动方案。某个课程活动方案,在某地,甚至只是在某个班实施是有效的或者高效的,但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班实施则不一定是有效的或高效的。

如果不考虑自己的课程基础与别人的不同,而机械地照搬别人编制好的课程活动方案,那么,教育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比如,我们南宁市的一位教师看了一位北方教师编写的“雪人的梦”的主题活动方案,里面有“打雪仗”、 “滚雪球”、 “堆雪人”等系列活动,她觉得挺有趣,于是在冬天到来时,她也在所带的班中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不过,她不是让小朋友们去“打雪仗”、 “滚雪球”、“堆雪人”,而是通过语言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孩子了解“打雪仗”、 “滚雪球”、 “堆雪人”。可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后,小朋友们还是一脸的困惑:他们不知道雪是什么东西,更体验不到玩雪的乐趣。

因此,我们在选用别人编制好的课程活动方案时,一定要考虑我们是否具备相应的课程基础。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以下一些问题:

该活动方案是否以本班幼儿已有的兴趣、知识、经验、能力为基础,并且促进他们的发展?

以幼儿的现有水平能有效地学习该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内容吗?

在该活动方案中体验、尝试和发现等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吗?

该活动能为幼儿身心能力方面提供适度的挑战吗?

该活动方案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当的发展,都有成功感?

该活动方案实施所需要的材料是否容易获得?

该活动方案所涉及的课程资源,本园、本班是否具备?

该活动方案实施能否合理利用本园、本班所具有的课程资源?

该活动方案的实施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否合理?

如果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是肯定的,那么,该活动基本上可以选为即将实施的课程活动方案,然后根据幼儿园课程活动组织的一般原则来组织实施这些课程活动方案。如果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只有一部分是肯定性的,那么,该活动方案则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甚至放弃。

要注意引入生戚课程的课程理念对原有课程活动方案当改造。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选用别人编制好的课程活动方案,从课程模式上看,它属于预成课程,它的计划性、目的性较强,但它的最大问题是:课程选用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尤其是即时的兴趣、需要)有时不容易吻合,有时甚至会出现教师机械地按照“课程活动教案”预设的步骤去“教”,而不顾幼儿的即时兴趣,所以课程实施不容易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同时,由于课程实施的按部就班,往往不能及时抓住偶发的教育机会,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选用别人编制好的课程活动方案时,要注意引进生成课程的课程理念,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原来的课程活动方案进行适当的改编,多几种活动的假设,多设想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幼儿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当发现幼儿真正感兴趣而且有较有教育价值的事物时,就大胆打破原来的课程活动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师不是课程专家,与其勉为其难地让他们每个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课程,还不如让他们在现有的众多的课程活动方案面前学会选择、改编、整合。这样更适合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更能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如果真能这样,幼儿教师的工作会因此而变得稍为轻松一点,进而增加其工作的乐趣,这对教师本身有利,对孩子也有利,因为教师们轻松了,孩子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轻松。教师们乐在工作中了,孩子们才能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

摘自《幼教博览》杂志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