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1、 培养幼儿的创新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是时代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从教育的启蒙阶段——学前教育时期,对幼儿创新意识与能力开始加以培养,对于推动时代发展、国家前进和个体适应变化、迎接挑战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2、 语言活动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现实需要。

语言是人们在一定社会中进行交际活动的一种重要工具,而学前儿童语言正是这种能力逐步抽象出来,并不断规范和系统化的发展过程。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所以必须抓紧这一“黄金时段”为幼儿打好语言才能的基础,播下创新的种子,对幼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引发幼儿进行后续学习与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3、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素养有强大的理论支持。

语言是幼儿期发展的主要能力之一,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间接性、丰富性,使得它与形象思维发展紧密相连,而形象思维与想象有着相通之处的研究表明,形象思维完全可以包容创造性想象,其中就有名为创造性形象思维一说。创造性形象思维是创作者运用表象创作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新形象及其象征的思维和动,它通常与发明、发现、创新和创作等联系起来。语言素养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方法,正所谓“花非花、雾非雾”,语言给孩子提供了想象的无限空间。而形象思维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平台和基础。

4、大班幼儿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的可能性。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不断加强,连贯性语言取得支配地位,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说的事,乐意欣赏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并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扩展想象,创造性的进行表述。因此,使得在这个年龄阶段对于幼儿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具备了很多的现实条件,也为语言活动促进幼儿的创新素养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实践经验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