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提问是教师指导早期阅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幼儿积极感知理解作品,同时培养幼儿质疑的能力和探究阅读的兴趣。但提问并不仅仅是阅读活动中教师的专利,幼儿的提问水平更能显示阅读活动的价值。那么,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问,又如何在和幼儿的对话中提高幼儿的提问水平呢?

一、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阅读活动进展的不同阶段,教师提问的形式是不同的。下面结合不同年龄段对早期阅读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分类。这些问题的形式立足于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学习,也有利于幼儿的思维训练和智力发展,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质疑的能力,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1 . 初级阶段(O~3岁)

对于小班或年龄更小的幼儿来说,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看图的兴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尽可能地表达。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

(1)“是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便于幼儿观察和确认画面内容。

(2)“有什么,还有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有助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确认所有需要观察的要素。

(3)“像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帮助小班幼儿建立画面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初步的想象。

(4)“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可以尝试。

2.中级阶段(4~6岁)

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教师要对每一个幼儿的思维能力有所了解,以便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教师要注意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进行纠正与追问。在中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四类问题仍然是存在的,但逐渐处于从属地位,下面提到的两种类型逐渐在早期阅读中占主要地位:

(1)开放性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答案,它的作用在于让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问题语句常常是:“你看到了什么?”“你的猜想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

(2)假设性的问题。这类问题同样属于开放性的问题,但其回答的难度在于既要结合故事理解与生活经验,又要展开想象,富有挑战性。问题语句常组合出现,如:“如果唐僧一个人去西天取经,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幼儿提问。师幼共答

幼儿天真、好奇,无拘无束、富于想象力,思维方式不I司于成人。因此,活动中他们会提出各种稀奇有趣的问题。幼儿主动提问恰恰反映了他们对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的兴趣,显示了他们阅读兴趣的浓厚。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主动提问的意识,有意识地提高幼儿的提问水平。

1.为幼儿创造提f.-l的机会

对于爱发问的幼儿,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与鼓励。无论提问内容的价值怎样,都要肯定幼儿提问的勇气。对于暂时没有提问的幼儿,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如在集体阅读活动中专门设置“质疑”环节,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向教师发问,向同伴发问。

2.了解幼儿的提问水平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标志着幼儿提问水平的发展。到大班后期,甚至会出现反问和辩论。这些都是阅读中出现的非常可喜的现象,教师要加以关注,并正确引导和鼓励幼儿。

3.提高幼儿的提问水平

幼儿的提问水平是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的。教师要鼓励幼儿提问,在不损伤幼儿提问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整理问题,如“老师认为你的意思是……”、“不要着急,能不能问得更清楚些”等。其次,教师要善于树立典型,发挥提问能力强的幼儿的作用。如“谁能和他提一样的问题”、“谁的问题和他的不一样”等。

对于幼儿的提问,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而是要以此巧妙调动其他幼儿的兴趣,使之成为对话的焦点。即使是需要教师回答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不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引发幼儿更多的思考,建议以扩充的方式回应幼儿的问题,借此丰富幼儿的词汇、扩充语句,规范幼儿的语言,使幼儿语言表达更流畅、更自然。

总之,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及时抓住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促进幼儿大胆提问,提高幼儿的提问水平,成为高水平“对话”活动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