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

3、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难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法学法:

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石榴。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检查预习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奇崛 枯瘠 犀利 辟易 金罍 安普刺 忍俊不禁

骨朵 柔媚 争妍斗艳 古味盎然 光嫩 潜溢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朗读2--9自然段(每人读一段),然后让其他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教师稍加评价,意在指导朗读)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