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获悉,该中心“大耳朵”热线每天要接听近20个有关青少年问题的热线电话,其中反映孩子时常辱骂和拳打脚踢自己父母的约占所有咨询者的10%。

记录显示,动手的孩子八成以上是男孩,其对家长的家庭暴力一般经历三个过程:语言对抗、威胁或推搡父母、拳脚相加甚至挥刀舞棍。咨询师于华曾遇到一个极端案例:一个男孩举起菜刀要砍父母,父母只得在外躲了一周,待孩子怒气平息后才敢回家。

有个男孩在学校受到高年纪同学的欺负,他要求家长为其报仇,否则就不上学。但是父母不仅没有听他的“警告”,反而一味坚持要他上学,他先是恶语抨击父母为“孬种”,后来就时不时地拳打脚踢了。

于华与这个孩子多次沟通后发现,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之所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待父母,其实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帮助,只是他没有采用恰当的方式。

于华提醒这些孩子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暴力倾向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以暴制暴。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发脾气的潜意识是想影响对方,让对方屈服。若父母慌张和急躁,就等于暗示孩子他已经达到目的了,那他下次发作的频率会更多。反之,就是暗示孩子“你的暴力不起作用”,逐步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北京市第二医院青苹果门诊心理咨询医生邓军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这种非正常状态的出现,是家长与孩子沟通不到位所致。她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具有想独立、渴望自由的反抗心理,成年人应理性对待事情的起因,不要将孩子一时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品质相提并论。(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