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教学目标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老师如何确保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幼儿可持续、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呢?

一、认真备课是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教材处理、确定教法,做到心中有幼儿、心中有教案,才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

(一)制定教育目标

如果目标过于笼统、不够具体那就形同虚设,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完成这样空泛而缺乏的操作性目标,而这种状况往往会造成幼儿学习的无目的性、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和缺乏针对性。

目标首先要符合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切忌定位过高或过低。 其次目标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可测的、可评价的,切忌太空太大。

 (二)选择教学内容

1.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2.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4.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新颖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幼儿生活实际。

 (三)设计教学形式和方法

1.教学方法很多,如情景创设、游戏表演、讨论交流、观察、操作、示范讲解等,教师在设计时要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完成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

2.由于幼儿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学习目标不同,各种学习的内容、方法、要求不同,教师间也存在种种差异,优势不同,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时要灵活多样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地施教。所以我们要依据目标来选择内容,不断变化学习形式选择方法,为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机会、创造有效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