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曾经有个乞丐,胸前挂了块牌子,沿街乞讨,牌子上写着“自幼双目失明”几个醒目的大字,可很少有人肯施舍与他。冰雪融化了,小草发芽了。乞丐遇到一个诗人,诗人送给乞丐一句话,奇怪的是,自从诗人在那块牌子上添了那句话后,人们一下子变的乐善好施,纷纷慷慨解囊了。同学们猜一猜诗人送给他的那句话会是什么呢?

(有说是“失去了父母”;有说“可怜可怜我吧”)

师:“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看不见春天真那么值得同情吗?(生:春天太美丽了)

师:这样美的春天看不到真是让人遗憾。有人既看到了又写的很优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反复吟诵作品,进行语感体验,感悟作品的意蕴美

1、配乐教师泛读课文。教学散文时,教师应用充满激情的声调来范读文中富有情感的语段,用美的语调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进散文的美丽殿堂。教师自身地朗读应具感染力,教师的优美朗读能造成一种声音在教室回荡的艺术效果。好的散文语言就如同诗一样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2、学生吟诵散文。学生的吟诵为课堂教学拉开了情感的序幕,也实现了文本对学生的美的传递。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感受散文文本之美。

3、教师选取“春风图”,为学生描绘春的画面。

《春》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如第五段中,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