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研究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先行组织者”的提前准备策略、“树形图、气泡图 、网状图”的学习组织策略和“知识地图”的资源导航策略来减轻外在认知负荷,通过“图示模型·概念发展流程图”的学习资源整合策略和“维恩图”的学习内容整理策略来降低内在认知负荷等减轻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时的认知负荷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使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水平,使学习的新内容建立在学生现有的水平之上, 降低了认知负荷,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 认知负荷 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掌握和熟悉,教师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玩”、“学”,通过动手实践和操作,掌握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形成准确具体的科学概念,逐渐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然而,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概念,虽然老师绞尽脑汁,效果却总不能如意。究其原因,除了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了解学生原有的科学认知水平。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巧妙设置各种问题进行过渡和衔接,然而,面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常常出现有些问题学生能够轻易回答,有些问题多数“无动于衷”,从而造成教学中的尴尬局面。或将学生视为“知识容器”,对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没有进行了解的情况下灌输知识,让学生强记无序组织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掌握不了学习的方法,以无意义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这致使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效率低,许多学生因“苦”学而变得厌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了教育界迫在眉睫的大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只是信息,外部信息只有经过学习者的内部加工,才有可能转化为系统性的知识,实现真正意义的知识掌握。也就是说,教学应该以学生能够建构知识为目的。这样的话,学生的认知负担必然会减轻,学习效率会提高,就能达成“轻负高质”的目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