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7---7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名数的改写。

2.应用知识的迁移,学会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3.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谈话:前面我们了解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的“蔬菜之最”,最大的葫芦周长是1.77米,最重的南瓜重0.607吨。

1.77米=( )厘米 0.607吨=( )千克

(学生回答。)

谈话:你是怎样换算的?

请多名学生回答。

最重的芹菜重23千克800克;最长的胡萝卜3.35米。

(课件出示图片和数据)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前面了解到的知识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本单元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利于学生的系统思考。同时,对学生单名数换算进行了复习,为下面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

1、探究23千克800克=( )千克

谈话: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把23千克800克改写成用千克做单位吗?(板书)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改写方法。

(3)组间交流。

谈话:刚才各小组都讨论得非常投入,哪个小组先发言?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800克=0.8千克 ,再加上23千克得23.8千克。

②23千克800克=23800克,23800缩小到它的1/1000,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23800克=23.8千克。

谈话:同学们更喜欢哪一种呢?(生答)第二种先转化成上节课学的知识,再解决问题;而第一种思考步骤要少一些,各有优点,大家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在不断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4)巩固练习。

谈话: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这组题目,体会一下哪种方法更好。

出示:5米80厘米=( )米

28米6分米=( )米

7吨60千克=( )吨

2元4角9分=( )元

交流答案后,学生谈体会,然后教师总结第一种方法更简便。

2、探究3.35米=( )米( )厘米

谈话:3.35米=( )米( )厘米这个问题该怎样思考,你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板书)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优化方法。

3、巩固练习

5.6米=( )米( )分米

7.09吨=( )吨( )千克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本着能让学生探究的决不包办代替的理念,本环节对问题的解决都是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合作,包括方法的优化也由学生自主完成,有利于培养独立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三、应用知识。

1、谈话:同学们自己动脑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图片,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解答在书上,交流时有问题的题目找学生说说思考方法。

2、谈话:星期天,同学们要从学校到少年宫参加活动,走哪条路近?近多少?你能算一算吗?(出示自主练习第八题)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①把米改写成千米②把千米改写成米。两种方法都可以。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单位的改写已能灵活运用,下面请大家帮动物运动会奔跑项目排出名次,可以吗?(自主练习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注意梯度,从基本练到解决实际问题,从封闭到开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积极,知识学习扎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1、经历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能力发展绝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是“懂”了,也不是 “会”了,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悟”出道理和思想方法。这种“发现”只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2、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帮助,实现了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和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