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正处于由自我中心、独自游戏向社会性参与、人际交往与同伴合作转型的过渡阶段,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后,与同伴互动的频率逐步增加,言语交往成为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又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言语互动的质量不甚理想,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和同伴冲突时常出现。“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使幼儿能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是小班幼儿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案例中的教师发现小班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有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便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甜甜的话”的教育活动,这充分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性和敏感性。

欣喜之余,我也不免产生了些许忧虑。忧虑之一是教师忽视了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小班幼儿正处于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并有一种强烈的学说话的积极性。他人的语言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他们模仿最多的一般是身边最亲近的成人和同伴。小班幼儿由于社会认知水平较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分不清哪些是可以模仿的哪些是不可以模仿的,他们常常喜欢模仿那些语气夸张、语调特别、情绪化和动作化的言语,而反面角色的语言或不礼貌的语言恰恰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当案例中的教师故意用夸张的语气和语调模仿“不太好听的话”时,幼儿不仅不反感,反而非常感兴趣,都自发地模仿起来。虽然教师的初衷是要引导幼儿识别并拒绝说不好听的话,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忧虑之二是教师忽略了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小班幼儿社会认知水平低,是非判断能力差,又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此对小班幼儿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尽量为他们提供好的榜样以给予正强化,让他们模仿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明确指出,直接学习和对榜样的观察学习是儿童社会性获得的基础。班杜拉还认为注意、记忆、动机等因素影响观察和模仿的结果。案例中,幼儿受无意注意和无意记忆以及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没记住教师后来强调的礼貌语言,反而对教师先前模仿的不礼貌语言产生了深刻印象,这显然也违背了教师的初衷。社会学习理论还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包括适合社会要求和违背社会要求的行为。而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取决于社会环境中他人提供的行为范本以及行为之后获得的反应。教师作为幼儿走出家庭后遇到的最重要他人,应是社会规范的示范者,因为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教师要谨言慎行,注重言传身教。注意塑造自己良好的社会行为榜样,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避免不良行为“先入为主”现象的产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