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教案设计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或提供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自立探索,在交流讨论、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开发潜能。本学期,我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立志创设情景,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使教材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知识更加系统。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    加强对数的概念的教学和处理

本册教材的认数范围从20扩展到100,同20以内的数一样,也要使学生对数的含义有清楚的认识。一般来说,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大都能数出100以内的数,不少学生还能够读写100以内的数。但是,他们对100以内的数的概念不很清楚。往往看到这种情况,即使学过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法,在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的时候,仍有些学生把35读成53,算53+4时,把十位上的5和个位上的4相加等等。这说明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正确理解数的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着重让学生理解“一”和“十”的含义,告诉他们“一”和“十”都是记数单位,两位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同时大量的做这方面的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并为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二、    合理安排加、减法口算和笔算

100以内的加、减法,既教学口算又教学笔算,如何使学生都掌握好,教师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教师考虑先教学口算有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如果先教学笔算,学生看着竖式,对齐数位,按照法则进行计算虽然比较容易,但是容易养成过多依靠竖式的习惯,即使很简单的数目也要在纸上列竖式才能算出得数,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了使学生清楚地理解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采取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分别进行对比。例如:34+2和34+20,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明白前面是先把4个一和2个一相加,而后面要先把3个十和2个十相加。在练习中也加强了对比。这样可以减少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错误,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同时加强笔算与口算的联系。开始教学笔算加、减法,首先要解决对齐数位和从个位算起的问题。学生初学笔算,往往遇到两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减出现对齐错误,而且不习惯从个位算起。为此,教师在教学时,由复习已学的口算开始,然后引出竖式,并结合操作直观,说明对齐数位的道理和从个位算起的必要性。在练习中还加强对位和改错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