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公民教育

20世纪90年代,德国曾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目的是让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包括语文在内的一些科目选取教材时还专门加入了展现社会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等)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释社会现象。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次谈到教育的访谈中,曾举儿子安德烈上德文课的一个例子:安德烈的德文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德国作家)的剧本《伽利略传》。该剧本讲述的是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地球的原理,但原理不被教会所接受。与多数学生熟悉的伽利略如何坚持自己的理论不同,布莱希特的剧本表现了伽利略面临选择时的两难:硬碰硬然后被教会迫害而死,或暂时屈服以保存自己。剧本的结尾是,伽利略选择了后者。

允许不一样的东西存在,仅仅展现了德国中学语文课的一面。在“不在吃饭就在思考”的德国,中学生的德文课的讨论更是与众不同。据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回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远不止“映射法西斯”,课堂上的讨论甚至涉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机器间的关系,可以说已脱离了纯粹的语文教育。身为大学教授的龙应台称,这样的语文课让人听着“惊心动魄”,因为它实际上已触及了公民教育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