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渐进教学过程,扎实构建新知

在教学倍数与因数时,我进行了小步子、多重复地教学,引领学生进行判断、分析、感悟、体会,并采取自学、讲解与发现等手段交替进行,生生、师生和谐互动,摆脱了概念教学的枯燥乏味。

首先,通过课件出示主题图。提问:在水果店里,你看到哪些数?

在多名学生分别指出主题图中的数后,教师再提问:“谁来把这些数分一分?”学生自然能分出如下的正确答案:6、4、5、2、-3是整数,5.8、3.6是小数,半个西瓜可以用0.5表示,也是小数。

如果学生漏了“1/2”,教师应加以补充:“半个西瓜还可以用1/2表示,所以也有分数。”

接下来,教师及时地道出:“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l、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并要求请同桌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自然数和整数进行交流。

我第二次出示主题图,并问:谁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生1:梨4元钱1千克,买5千克梨要多少钱?5×4=20(元)。

生2:葡萄3.6元1千克,买两千克葡萄多少钱?3.6×2=7.2(元)。

我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的问题中及时引出“因数和倍数”知识点:

“根据5×4=20,我们就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并提出新问题:“根据3.6×2=7.2,我们是否也能这样说:7.2也是2和3.6的倍数吗?2和3.6是7.6的因数吗?”

在学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就请学生看书,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倍数和因数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所以,我们不能说“7.2不是2的倍数。”

为了反馈学生掌握“倍数与因数关系”的情况,我投影出示以下两道题:

1、请你判断:4.5×4=18。18是4的倍数,4是18的因数。

2、根据24÷8=3,你能找到倍数与因数吗?

在以上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引导、讲解与学生的探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师生充分交流、沟通、反馈,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突破了难点。使学生逐步明确了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最后,我在出示两个小练习:

1、请大家判断几道题,看你们是否真正认识倍数与因数了。

(1)21÷7=3,所以21是7的倍数。7是21的因数。

(2)21÷7=3,所以21是倍数,3是因数。

(3)21÷5=8……2,所以21是5的倍数,5是21的因数。

(4)2.1÷0.7=3,所以2.1是0.7的倍数,0.7是2.1的因数。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