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主要教学符号“=”“>”和“<”的认识,并应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初步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但是没有形成理性的认识,不能上升到将数的大小关系符号化程度。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摆实物,用文字描述摆放比较的结果,即“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抽象出用数字表示物体个数,并用数学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有关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并理解“=”“>”和“<”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将符号

“>”和“<”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认识符号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及时地书写巩固,在后面比较数的大小的时候造成了混淆,虽然教了他们如何区分,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没有弄清楚。还有对“一一对应”的思想没有强调,作业中画图形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没有一个一个对齐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