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是有节奏可言的,而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应认真把握教学的节奏感,应做到:教学语言的节奏要以感情变化为基础,离开真情实感,就没有良好的节奏;教学语言的节奏必须与教学内容本身的节奏相一致,才能表现出优美、完善的节奏,提高运用语言节奏的能力,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巧妙地调节自己的语言节奏。教师的教学语言,就其语言速度来说,它必须受课堂教学规律所制约。要受到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即教师教学的语言速度要与上述各种因素相适应,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上课时说话的速度太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听课的人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势必形成信息的脱漏、积压、导致信息传收活动的障碍甚至中止。反之,假使教学语言速度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将导致教学对象精神涣散,感官和大脑皮层细胞从兴奋转入半抑制状态,降低听课的兴致与效果。

从信息原理看,教学语言速度必须合理,必须科学。一般地讲,至少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

 (1)教学对象的年龄因素

这是确定教学语言速度的重要依据。教学对象年龄小、年级低,越要相应地放慢教学语言速度;音节的时值长,语流中间停顿时间长,停顿次数多;而且避免使用过多结构复杂的句子。

 (2)教学内容的因素

这是确定教学语言合理速度的又一重要依据。即讲不同学科的课或者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由于教材有深浅难易之分,教学语言的速度也应有快慢之别。

 (3)教学环境因素

这也是制约教学语言速度的条件之一。空间大、距离远,语言速度就要相应地放慢。另外环境安静不安静,有无噪音干扰等等,也对教学语言速度有影响。

 (4)教学要求的因素

如果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描绘一件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述得可以快一些,这些能较顺利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通过摆出了几件事实,最后要通过启发学生和教师共同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时,教师的语言要放慢,给学生以充分的判断思考机会。当归结出科学概念、科学结论时,更要逐字逐句地吐字清晰明确,使学生既明确而又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

总之,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是否与教学对象对语言信息反馈的速度相适应。

附:讲课的语言艺术“五要”

 (1)要精确

“精”是少而有分量,“确”是恰切地表达内容。“精”决不意味着过分的浓缩,把语言弄得很深难。讲课的语言应在学生能接受的情况下做到“精”。对学生已知的东西,一言以概括之,恰切简胆;对学生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东西,就要讲得细致深刻。

 (2)要明白易懂

讲课的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明白易懂,顺口悦耳,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应是讲课语言的风格。教师备课必须考虑语言是否明白易懂,考虑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效果。文词过难、组织过严、概念太多,只抽象不具体、只深入不浅出等都影响讲课语言的明白易懂。

 (3)要生动,有启发性

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也会把生动有趣的内容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有时仅一两句笑话和诙谐话也能活跃学生听课情绪,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疲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要注意语调

语调要有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和说话的快慢要适度。平淡而低沉的语调易使教学空气沉闷,学生精神不振;声音过大易使学生厌倦。

 (5)要注意说话的态度,讲究说话的方式

考虑说话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要讲究说话艺术。讲课中要多诱导少责难、多鼓励少贬斥,不要用言辞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讲究讲课的语言艺术,就必然给教学带来很大吸引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到学习的乐趣,这也可以说是讲课的语言艺术所产生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