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20年来,随着整个幼儿教育的变革和数学科学的动态变化,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经过了不少调整,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重视向幼儿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倾向.变得更重视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比较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以下简称老纲要)和200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两者一前一后对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内容等的要求,就可以看到这种变化。

老纲要把数学称为计算,目标为:“教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学习一些有关几何形体、时间、空间等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趣。发展幼儿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在内容上对小班、中班、大班做了具体规定:小班——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在两组物体中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知道物体有多少和一样多;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认识上下、前后、大小、长短;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知道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时间概念。中班——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认识10以内数的形成、序数;认读阿拉伯数字1—10;教会幼儿不受实物大小和形式以及其他特征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实物的数量;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根据形体的明显特征进行分类;认识粗细、厚薄、高矮;知道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大班——认识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迅速、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认识加号、减号、等号,会解答应用题;掌握1-10倒数的顺序,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学习正确书写数字1—10;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从自身出发区分左右,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远近、厚薄等;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学习将一个实物或形体等分成2份、4份,知道原实物或形体比每一份大,每一份都比原实物或形体小;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有七天,当天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可以发现老纲要的制定受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如小班要求以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中班要求教会幼儿不受实物大小和排列形式以及其他特征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实物的数量;大班要求学习将一个实物或形体等分成2份、4份,知道原实物或形体比每一份大,每一份都比原实物或形体小,等等,反映了皮亚杰关于量的守恒的思想。

老纲要的优点是规定十分具体,有很强的操作性,目标上顾及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及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它比较强调数学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数的概念、组成、分解、加减、相邻数等,也比较强调教师的主导和集体教学。事实上,纲要提出的要求越具体,教学任务就多半需要以集体上课的方式才能完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