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学生对“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很模糊,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先考虑到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问题,答案是五花八门的。这儿可以创设个情景如拿个盒子让他们猜一猜里面粉笔的支数,让学生先明白什么是问题,才让他们提出数学问题。)

(2)让学生伸出小手来,边做边说。

(反思:“伸出小手说一说”效果很好的,首先是动手,符合儿童爱动的年龄特点;其次是学生边说边做,加深了他们对加法含义的认识,用3句话来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让学生重复地讲,讲充分。)

4、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枝铅笔呢?你怎么知道的?(板书:5)

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这个式子,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加法算式。

5、揭题,板书:加法

6、读加法算式。

7、小结: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表示什么?5是怎么得到的?

(反思:这里还可以扩展去问,数字“2”、“3”还可以表示什么?如苹果、书本、小朋友等,让学生具体说一说,给 “2+3”赋予多种意义,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加法含义。)

(二)操作交流,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

摆一摆,说一说

1、苹果图片

(1)、师示范摆,引导学生说3句话和算式。

(2)、指名摆,其余生说

2、小熊图片: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说,指名反馈。

(三)尝试练习

P22摆一摆,试一试

重点让学生说汽车图与小鸟图的图

三、巩固应用

1、完成P23第1、2、3题

重点交流打乒乓球图,让学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 反思:教学打乒乓球这幅图,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后,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2、说一说,算一算P23第4题

师:淘气说小朋友学得这么好,请小朋友去玩呢!看,这是他家的客厅,你能在他们家发现有趣的加法问题吗?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凳子、桌子、花、人等)

3、小结

(反思:练习巩固和讲解新课界线太明显,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可以用个故事把他们串联起来,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课后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写道:“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标准》还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有几枝铅笔》上后静心想想,这节课失败的关键原因就是因为我没有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没有去“备”学生!

1、这批孩子在入学前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了,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定位在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上,我虽然在教案中提到了这点,可课堂上我却没能很好地去贯彻这点。我应该很好的利用课件,或者创设几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合起来”,配合小手,边做边说3句话,反复地让学生说,我想加法意义的理解应用也就能水到渠成。

2、学生对什么是数学问题不清楚,在课堂上我一上去就让小孩针对我的演示提出数学问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个环节是整节课费时最多的,也是我教学最吃力的一处。如果课前我能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环节,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问题后,再让学生来提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就能轻松的用简练的语言提数学问题了,教师也就能更好的控制整堂课的节奏了。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与生活。这节课最后还可以设计让学生在教室里、在身上找找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

上一页
阅读全文